首页

舔黑冰的脚

时间:2025-05-29 09:31:22 作者:天问二号任务发射圆满成功 我国开启小行星探测与采样返回之旅 浏览量:16147

  中新网西昌5月29日电 (马帅莎 李仪)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5月29日1时3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Y110运载火箭,成功将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发射升空。火箭飞行约18分钟后,将探测器送入地球至小行星2016HO3转移轨道。此后,探测器太阳翼正常展开,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白国龙 摄

  天问二号主要任务目标是对小行星2016HO3进行探测、取样并返回地球,此后再对主带彗星311P开展科学探测。小行星2016HO3是人类目前发现的地球准卫星之一。天问二号任务工程目标一是突破弱引力天体表面取样、高精度相对自主导航与控制、小推力转移轨道设计等一系列关键技术,二是为小行星起源及演化等前沿科学研究提供探测数据和珍贵样品。科学目标则聚焦于测定小行星和主带彗星的多项物理参数,一是测定小行星和主带彗星的轨道参数、自转参数、形状大小、热辐射特性等物理参数,开展轨道动力学研究;二是开展小行星和主带彗星的形貌、物质组分、内部结构以及可能的喷发物等研究;三是开展样品的实验室分析研究,测定样品物理性质、化学与矿物成分、同位素组成和结构构造,开展小行星和太阳系早期的形成与演化研究。

  此次发射任务圆满成功,仅仅是天问二号任务漫长探测过程的“第一步”。天问二号任务技术难度大,工程风险高,共包含发射段、小行星转移段、小行星接近段、小行星交会段、小行星近距探测段、小行星采样段、返回等待段、返回转移段、再入回收段、主带彗星转移段、主带彗星接近段、主带彗星交会段、主带彗星近距探测段等13个飞行阶段。其中,小行星探测和采样返回包括9个阶段,发射段顺利完成后,探测器进入小行星转移段,这一阶段将持续约1年,期间需实施深空机动、中途修正等操作,直至距离小行星约3万公里处。随后依次进入小行星接近段、交会段、近距探测段,在近距探测段按照“边飞边探、逐步逼近”原则,对小行星开展悬停、主动绕飞等探测,确定采样区后进入采样段。完成采样任务后,探测器将经历返回等待段、返回转移段,在返回转移段接近地球,返回舱与主探测器分离,之后独自进入再入回收段,预计于2027年底着陆地球并完成回收。此后,主探测器则继续飞行,前往主带彗星311P,开展后续探测任务。

  探测器上共配置了中视场彩色相机、多光谱相机、可见红外成像光谱仪、热辐射光谱仪、探测雷达、磁强计、带电粒子与中性粒子分析仪、喷发物分析仪、窄视场导航敏感器、激光一体化导航敏感器、旋转衍射高光谱相机等11台科学设备。这些先进设备将助力探测器在飞行过程中对小行星和主带彗星进行探测,获取科学数据。

白国龙 摄

  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578次发射。执行发射任务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是我国高轨发射的主力火箭,也是我国宇航发射次数最多的火箭,此前已完成108次发射,曾执行过嫦娥三号、嫦娥四号等探月工程任务。为确保“长征三号乙火箭‘可靠、精准、准时’答卷”,跑好天问二号任务“第一棒”,设计人员历时2年完成了多轮设计迭代,同时满足了各方约束要求,实现火箭与探测器完美“交接班”。(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人民日报钟声:稳定的中美关系符合两国共同利益

“我很好奇中国是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巨大发展的。”蒙古国家大呼拉尔委员,前蒙古总理办公室主任兼首席顾问,前蒙古人民党书记阿尤希·阿荣吉雅(Ayush Ariunzaya)告诉记者,在上汽乘用车公司临港基地、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的参观让她叹为观止。

山东海阳核电3号核岛反应堆厂房封顶

事实证明,我国探月任务的扎实推进,是努力拼搏、持续创新的结果。在五院研制队伍人员身上,全力攻关、勇攀高峰的信念坚如磐石,技术上追求卓越、质量管理上追求高标准的思路一以贯之。

两岸的子女,两岸交流的“跨海桥”

走进河北省邢台市平乡县,你会看到一个由巨大的银色车轮和金色自行车组成的地标雕塑——日升月恒。作为中国最大的自行车主题雕塑,它代表着“中国童车之都”平乡在骑行界近50年打拼下来的绝对“江湖地位”。

时政长镜头丨逐梦苍穹 青春同行

上海4月26日电 (陈静 黄波 孙苒苒)随着五一假期临近,上海浦东、虹桥两大国际机场以及国际邮轮口岸等陆续迎来出入境双向客流高峰。

雷军对王传福说:“小米新车很帅!很帅!”

“我国是一个语言资源丰富的国家。跨境语言智能技术的研究,是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重要途径,可以更好地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中国工程院院士、西藏大学教授尼玛扎西说。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